星海橫流,歲月成碑。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,75載風雨兼程,75載砥礪前行,75載崢嶸歲月,在黨的領導下,新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,創(chuàng)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。新征程上,廣大黨員干部應厚植愛國情懷,涵養(yǎng)為民初心,篤行報國志向,以奮斗之名,書寫清澈摯愛,以心中紅星,獻禮盛世中華。
厚植“愿得此身長報國”的愛國情懷,信仰如磐、矢志不渝,擦亮“甘將熱血沃中華”的忠誠“底色”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愛國,是人世間最深層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一個人立德之源、立功之本”??淘诠亲永锏募覈閼眩闶侵袊说睦寺?。山河破碎之際,班超、虞允文、文天祥等文人志士投筆從戎,義無反顧地以實際行動保家衛(wèi)國,詮釋了“文能提筆安天下,武能上馬定乾坤”。存亡絕續(xù)之秋,趙一曼、楊靖宇、陳翰章等革命先烈毀家紓難,毅然投身于抗戰(zhàn)事業(yè),喊響了“金甌已缺總須補,為國犧牲敢惜身”。復興之路上,有關愛婦嬰、守護生命的“中國萬嬰之母”林巧稚,有心系科研、研討不輟的“中國居里夫人”何澤慧,有扎根稻田、一生耕耘的“世界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……他們視功名為塵土,以滿腔熱血投入祖國發(fā)展洪流,證明了“面壁十年圖破壁,難酬蹈海亦英雄”。廣大黨員干部應厚植愛國情懷,接過先輩的接力棒,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汲取營養(yǎng)和智慧,始終把國家富強、民族振興、人民幸福作為努力志向,自覺將人生理想融入國家發(fā)展大局,一生真情投入、一輩子頑強奮斗,讓個人成功的果實結在愛國主義這棵常青樹上。
涵養(yǎng)“先天下之憂而憂”的為民初心,我將無我、不負人民,彰顯“俯首甘為孺子?!钡姆铡氨旧薄=骄褪侨嗣?,人民就是江山。焦裕祿寫下“拼上老命大干一場”,帶領群眾整治內澇、風沙、鹽堿,改變了蘭考面貌;吳天一立志“攻克高原病”,扎根高原從醫(yī)50多年,默默守護著青藏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;楊寧決心“帶領村民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”,大學畢業(yè)后選擇回到家鄉(xiāng)當村官,將青春奉獻在苗山。從脫貧攻堅不落一人,到疫情防控生命至上;從鄉(xiāng)村振興的美好藍圖,到共同富裕的美麗愿景。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,為人民謀幸福,是念茲在茲的不變初心。廣大黨員干部應涵養(yǎng)為民初心,時刻不忘“我是誰”“為了誰”“依靠誰”,不斷追求“我將無我,不負人民”的精神境界,一步一個腳印、一棒接著一棒干。牢固樹立造福人民的政績觀,堅持向人民問計,聽人民心聲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順民意的舉措,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讓群眾有更多、更直接、更實在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堅持深入群眾,深入基層,深入開展好調查研究,在基層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,促進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、新進展。
篤行“重任千鈞勇擔當”的報國志向,履職盡責、奮發(fā)有為,提升“腳踏實地無偏頗”的實干“成色”。百年前,毛澤東在《湘江評論》上大聲疾呼:“天下者,我們的天下;國家者,我們的國家;社會者,我們的社會。我們不說,誰說?我們不干,誰干?”百年來,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視死如歸、頑強拼搏、忘我奉獻、不懈奮斗,匯聚起共襄強國盛舉的磅礴力量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?!爸袊鴫羰敲褡宓膲?,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”,在祖國的宏大樂章中,每個人都是動人的音符,報效祖國非僅在于驚天動地之舉,亦在于細微處的發(fā)光發(fā)熱、平凡中的默默奉獻與堅守。在新長征路上,廣大黨員干部應篤行報國志向,立足本職崗位,把個人奮斗的“小目標”融入黨和國家事業(yè)的“大藍圖”,以只爭朝夕的歷史主動、主人翁的責任擔當,踔厲奮發(fā)、迎難而上、賡續(xù)前行,在平凡崗位上創(chuàng)造不平凡的業(yè)績。發(fā)揚斗爭精神,增強斗爭本領,在風霜雪雨中磨練意志,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干,在苦干實干中淬煉成鋼。堅定干事決心,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、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,腳踏實地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,久久為功、馳而不息,書寫無愧于黨、無愧人民、無愧時代的奮斗篇章。
一審:張政明
二審:范哲宣
三審:楊建波
來源:沅江新聞網
作者:胡冰釗
編輯:張政明